《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一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遗产继承权解读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继承权。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这种权利基于婚姻的法律效力,是以夫妻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合法的婚姻关系中的夫妻,才能相互继承对方的遗产。不具备合法婚姻关系的两性关系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重婚等的男女双方不具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如果在继承开始
发布时间: 01-26
法条规定第七百六十一条 保理合同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解读根据《民法典》第七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未来应收账款可以叙作保理业务,但是实践中,未来应收账款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给保理业务的风控造成了较大压力,尤其在面对如战略采购协议、年总量订单等未来
发布时间: 01-26
法条规定:第1199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第1200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1201条:无民
发布时间: 01-26
《民法典》出借、租赁车辆侵权责任解读法条规定:第一千二百零九条【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的侵权责任】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01解读生活中机动车外借非常常见,一般都发生在亲朋好
发布时间: 01-26
遗产的范围《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何为个人合法财产何为个人合法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还应包括:1.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2.承包人死亡时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对承包所投入的资金和所付出的劳动及
发布时间: 01-26
背景介绍2019年8月26日,《土地管理法》第三次修正。为了和《土地管理法》相衔接,完善了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制度,《民法典》在原有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以及社会保障费用的基础上,增加村民住宅补偿费用作为法定的补偿范围,而且明确要及时足额支付。物权法和民法典的对比1、《物权法》第42条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
发布时间: 01-26
《民法典》合同编第六百八十条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该法条的立法原由在于:最近几年“校园贷”“套路贷”等高利放贷事件频发,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并出现一些极端案件,该情况的出现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于是今年两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高利放贷予以禁止。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
发布时间: 01-26
第二百四十三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