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唐人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不如读书】第一期丨闫炜-内心是正义最大的敌人

发布时间:2020-07-16 16:09

 内心”是正义最大的敌人

 ——推荐必看《公正何以难行: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闫  


                            

  一、本书简介

  本书作者美国法学教授亚当·本福拉多, 2008 年开始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法学院任教,2013 年获终身教职(Tenured),还曾担任过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的法官助理,是 Jenner&Block(简博)事务所的合伙律师,是一位在学术和实务领域都很出色的天才型法律人,是第一个对现代刑事司法根基的质疑者。

  本书译者刘静坤,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职于最高人民法院,参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改革等改革项目。出版《The 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hina》、《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法庭上的真相与正义:最高法院刑庭法官审判笔记》、《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原理·案例·适用(修订版)》、《犯罪重建》、《司法错误论—性质、来源和救济》等著作、译著二十余部,发表文章百余篇。

  本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二、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本福拉多认为:由于人类生理的天然缺陷,刑事司法系统习以为常的假设,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刑事司法系统中的大多数错误,都是由于没有考虑到人类认知、记忆和决策的弱点而造成的。为此,他出版了专著《公正何以难行》

  本书以心理学、神经科学为基础,完整讨论了司法过程中受害者、嫌疑人、法官、检察官、警察、证人、专家、群众等各种参与角色的心理和认知如何受限,直探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和认识误区。

  本书先后荣获:2017年美国法学-心理学学会年度图书、法律写作领域深有影响的“绿袋法律标杆写作奖”、美国科学作家协会的“社会科学新闻荣誉奖”。

  三、推荐感悟

  本书通过不同的板块:被害人的身份标签、警察的非法讯问、检察官的欺诈行为、目击证人的错误辨认、专家证人的谎言、法官的司法偏见等,全面深刻的、极具开创性的揭示了势利、骄傲、浅薄、放纵、偏颇、糊涂、做作、平庸、原始、残忍等等这些心理,都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风险,都在妨碍公正的刑事司法。

  本书作者认为:不公正的结果不是悲惨的例外,而人类心理是罪魁祸首。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反省的刑事司法人员,或多或少地总会向“公正”靠近一点。有这一点,也就有了一点希望。这样的观点撼动了“法律带来公平正义”的坚固信仰。

  结语。本书第304页上的一句话,是全书发人深思的主题:“正义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存在偏见的警察、愚钝的陪审员或者任性的法官,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世纪唐人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