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系列书评
——推荐《大江东去》
谷曼
书籍作者:阿耐,女,著名财经作家。
推荐理由:
《大江东去》是一部全景展现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变迁历史的长篇小说,语言通俗质朴,情节真实丰富。从1978年到1998年,整整二十年时间,作者生动细致地描写了改革开放的实践者们在这个历史阶段的挣扎、觉醒、奋斗与改变。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宋运辉、雷东宝、杨巡、梁思申分别代表着改革开放时期的几种主要经济形式:国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国资本。2019年,《大江东去》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大江东去,大浪淘沙
《大江东去》书评(一)(前22章)
宋运辉因家庭成分不好,从小受人孤立,经历不少磨难。宋运辉和姐姐宋运萍参加高考,二人同时过了大学分数线,但由于家庭成分问题影响政审,二人中只能有一人上大学,姐姐宋运萍毅然将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宋运辉。
小雷家大队村民雷东宝是退伍军人,有主见,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有韧力和闯劲,勇于担当,带领小雷家大队村民搞联产承包,包干到户,开砖窑厂,发展兔子养殖业,组建建筑工程队,开设水泥预制品厂,为小雷家大队书记,带领小雷家大队由极度穷困走向富裕之路。
进入大学,宋运辉学习异常刻苦,毕业后到一家大国营企业金州总厂工作。在金州总厂,宋运辉将有怎样的一番作为?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将如何处理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同事口中皆提的水书记是怎样一个人?水书记对宋运辉的职业发展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在这里,宋运辉也将遇到他的第一任妻子程开颜,他与程开颜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雷东宝带领小雷家大队又会迈向怎样一个新阶段?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转折?宋运辉与姐夫雷东宝(宋运萍丈夫)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微妙联系?前22章还未出场的小说另一主人公杨巡又会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在时代的变革中他将如何去创业,他的创业之路又会有怎样的艰辛?
总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有胆识谋略,肯埋头苦干,抓住机遇,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番外:根据小说《大江东去》而改编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由王凯、杨烁、董子健主演,角色真实,制作精良,值得一看。
因人成事,因人废事
《大江东去》书评(二)(前59章)
宋运辉大学毕业后经徐书记举荐到金州总厂工作,刚开始被分配到生技处一分厂第一车间,基层三班倒,做最底层的技术工作。宋运辉在基层踏实工作,埋头苦干,下班后仍坚持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后被抽调到技术组,又数次被破格提升重用。踏实能干、技术过硬的宋运辉受到水书记、刘总工、程副厂长的青睐和重视。金州总厂从德国引进新设备,并成功安装顺利运营,宋运辉担任新车间副主任。宋运辉与自己曾在大学担任课外辅导员时教过的小学生后来远赴美国求学的梁思申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二人亦师亦友。在金州总厂,宋运辉与程副厂长的女儿程开颜恋爱结婚。宋运辉其实搞经营比搞技术更有头脑,对政策敏感度高,尽管他目前在技术领域已取得不俗成就,但他不想安于现状,他在考虑是否从技术向经营转型、从事经营这条充满挑战的路。宋运辉“曲线救国”,因与闵厂长矛盾,宋运辉被暂停新车间副主任一职,水书记成立运销处管辖下的出口科,由宋运辉担任出口科科长,负责新车间产品的出口外销。
雷东宝带领小雷家大队除了开砖窑厂、发展长毛兔养殖业、组建建筑工程队、开设水泥预制品厂等集体经济外,还如火如荼地设立电线厂,发展养猪产业,使小雷家大队的集体经济迈上另一个高峰。小雷家大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建筑工程款被拖欠长期不还、设立电线厂缺乏技术与人才支持、建养猪厂缺少场地与资金、老书记因贪污被发现而自尽、如何防止管理者以权谋私等诸多事件与挑战,但这些困难都被雷东宝想办法克服。当然,小雷家大队的发展离不开徐书记、陈县长的引导与扶持,以及宋运辉的出谋划策。而妻子宋运萍的意外离世令雷东宝痛心不已,雷东宝对宋运萍始终念念不忘。
杨巡家里兄妹四人,父亲去世早,家里穷困,杨巡作为兄长,为了养活弟妹们,初中毕业后卖馒头挣钱,为人机灵,后去东北做生意,从开始替人看柜台到做电线批发,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一条创业之路。
“因人成事,因人废事”,是水书记对宋运辉的教诲,亦是水书记的用人之道,我也在领会这八个字所蕴含的深意。“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借用水书记的话说,有些人,即使有再好的想法,可不会管理,不能将自己的思想贯彻下去,最终想法都成空话。而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做不成事,却埋怨社会不公,奸人当道,给自己找失败理由,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一个人想做成事,遇到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很多,形形色色的社会人都能遇到。社会这样对这人,也是这样对那人,没太大区别。有些人就是不能回头思考,为什么就他面前奸人特别多,社会特不公平,究竟错在哪里。做任何事,不要一厢情愿,急于求成,必须有进有退,有所迂回,保持弹性。一方面要督促手下干活,一方面也得团结手下众人,不能强硬到底,制造对立,否则,物极必反,终会有人反弹,或者就像弹簧天天被放在弹性极限使用,终有一天失去弹性,最终废弃无用。费厂长和刘总工失势后,宋运辉提议重新重用刘总工,此时水书记给宋运辉打了一个恰当的比喻:“你眼前有两个人,一个人做事一百分,甚至一百二十分,可破坏力八十分,另一个人做事九十分,破坏力十分,你会选择哪一个?”无疑,刘总工属于前者。
总结:因人成事,因人废事,善用一个人,事半功倍。
穷则变,变则通
《大江东去》书评(三)(前101章)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语出《周易·系辞下》。意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万事万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原先曾经有利的条件也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时要主动调整、主动变化,在调整和变化中寻求到新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的动态调整,以保证工作、事业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
宋运辉调任金州总厂运销处出口科科长,一分厂要实施技改,宋运辉同时负责该技改工作,闵厂长担任金州总厂的厂长,对宋运辉既重用又压制。金州总厂人事调整,水书记将要退休,宋运辉的岳父程厂长也将退居二线,闵厂长掌握实权,曾与闵厂长有过矛盾的宋运辉十分清楚自己当前的处境并不乐观,在这里他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他不能再留在金州总厂。金州派系林立,错综复杂,而宋运辉亦非曾经那个单纯少年,他着手布局,谋划出路。宋运辉与闵厂长私下达成妥协,待完成一分厂技改任务后,宋运辉将辞去金州的工作,调至东海项目筹建办(部里规划筹建的一家海边工厂)。宋运辉在工作、事业遇到瓶颈和阻碍时,选择变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尽管他不知道未来究竟会怎样,又会遇到什么新的挑战。他无悔离开金州,选择接手一个崭新的东海项目,从零开始。从零开始亦有从零开始的好处,一张白纸,正好描画心中蓝图,有更广阔的舞台。
小雷家村的电线厂发展为电线电缆厂,取名为登峰电线电缆厂,并收购了市电缆厂。此外,养猪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小雷家村的集体经济也面临新的发展问题,需要调整和变化。如何全面提高村民技术水平,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还有发展该如何侧重,等等。雷东宝参加市里组织的去天津大邱庄等农村示范点的参观学习,回来后第一件事即是想办法将村里没考上大学的高中生送进市高专读书,读机电和财会专业。对登峰电线电缆厂、养猪场等村办企业,他毅然决定放权。雷东宝放手让下面几个厂自己支配利润,自主决定该因地制宜地发展什么项目。小雷家村在雷东宝的领导下,放开眼光,自我摸索出一条发展路子。
杨巡批发小雷家村生产的电线电缆,在东北销售,挣了不少钱,生意越做越大。但遭遇飞来横祸,因煤矿事故事件杨巡受到牵连,亏损巨大,不仅预先垫付的钱无法收回,还欠一大笔债,自己的胳膊也受伤骨折,加之爱人戴娇凤的离去,杨巡受到很大打击。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汲取教训,背水一战。穷则变,变则通。杨巡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寻找新的出路,东山再起。并开始转型,调整未来的生意导向,考虑如何既能在打击中保本,又能通过勤奋赢利。
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人的经历都印证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在宋运辉的工作受到阻碍、小雷家村的村办企业发展遇到新问题、杨巡的创业陷入低谷时,他们都能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克服障碍,寻求新路径,稳定持续地发展。尽管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总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主动调整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