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才能知己
——推荐《民主的细节》
付红安
书籍作者:刘瑜
推荐理由:
这周的推荐书目确实让我有些犯愁,复工以来,手头的工作头绪很多,而自己效率又不理想,精力上就有些问题,所以如果要说除了业务方面的学习,还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什么书籍,就使我颇有些踌躇。看着书架,我突然觉得既然大家都在忙,就给大家推荐一本好读有趣同时又能随心境不同品出不同意味的小书吧,就是这本前些年读的《民主的细节》。
作者刘瑜有一段时间在《南方周末》等报纸上开有专栏,撰写了一些关于美国社会制度的精短文章,后来就结集出版了此书,所以本书里的一些段文我在学生时代就读到过,不过即是如此,也丝毫不影响它的趣味性。这本书在2009年前后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极大的好评,也让这位清华大学的才女教授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销量极好,一直再版。
现在研究并向大众科普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历史发展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中有很多是成名已久的“大神”所著,质量很高,读起来十分过瘾,也很让人震撼,使人唏嘘不已。但是这些书虽然好,但是并不是特别畅销,读者有限,原因就是这些书都把读者假设成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历史有一定了解甚至是有研究基础的人群,注重投影问题的背后,而不注重描述问题本身。同时美国的很多重要事件是长期发展和累积的结果,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自身文化和地理的独特性,每一个事件背后都有一连串的重要制度的映射,而每一项制度的产生和运行又受到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的深刻影响,所以经常是一个事件背后隐藏着很多其他事件,一项制度其中又牵扯到诸多历史信息。这就使得如果对美国历史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脉络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很容易在阅读中陷入混乱,深埋在诸多线头中不知所措。
刘瑜的这本《民主的细节》打破了上述桎梏,以一个参与者同时又是观察者的身份,用碎片化的形式对一个个美国国民社会的小故事甚至是个人感受进行了白描,很是有趣。
此书既然是专栏文章的结集,所以注定不可能展开深入地进行探讨,但这未尝不是本书的优点,既可以是饭前开胃菜,又可以是饭后甜品,随读者的知识结构可深可浅,可以说适合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阅读而不会产生任何负担。
除了好读耐读以外,我推荐这本书的另一个初衷是希望人们能够多多了解其他国家尤其是当下在世界上话语权较重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他们绝不是我们长期以来想当然的样子。某些人在评论某一个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现象时常会发表十分绝对甚至偏激的意见,其实此君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评论的到底是什么,只是单纯地“有感而发”而已,这是十分无知也无智的行为。如果社会上这种人多起来,对自己国家的发展绝不是什么好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应该保持谦逊,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对日本的一切事物总是抱有厌恶敌对的情绪,但是却从未认真地了解过日本这个国家。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日本有很多人一直在对我们国家进行严肃而深刻的研究,而且水平之高、成果之丰富、态度之端正,让我们十分汗颜。很多年前有朋友曾经送给我一本日本学人研究我国南北朝历史的书,其中很多研究比我们自己要深刻得多,很让人震撼。被你当成对手的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时,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总结:偏激的言论不能兴国,也不能亡敌。只有坚持包容、开放的态度,认真地了解、学习他人,才能最终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