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唐人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不如读书】第十四期丨封保冉:生活处处都是修行

发布时间:2020-07-16 15:46

生活处处都是修行

——推荐《八万四千问》

封保冉


  书籍作者:宗萨蒋杨钦仁波切,译者:严望佳/戚淑萍 

  推荐理由:阅读这本书是因为希望在心烦意乱困境中觅得些许平静。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困惑、恐惧和迷茫,还有执念。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并没有理解深层含义,直到现在也还是迷迷糊糊,只是略懂文字表面的意思。宗萨蒋杨钦仁波切总能恰到好处地直戳生活于都市高压下的我们的心灵,让它闪现出悟性的火花。修行佛法正是修心,寻求真理的过程,它同样会经历痛苦,有重重障碍,但求坚守其心。

  宗萨蒋杨钦仁波切对各类问题的回答深刻而不失幽默,看后偶尔会心一笑,继而又转入思考,尤其大部分问题都对我国国情和国人具有针对性,适合每个追求精神世界或精神匮乏的中国人阅读。仁波切在回答中的一句话我觉得说得棒极了,“善的根本是,不仅仅关心和爱惜我们自己,而是从全局出发,不仅考虑我们的子孙,而且也考虑到鱼儿必须在海洋里生活、蝴蝶必须在天空中飞翔、整个世界都必须运转。”

  在仁波切的眼中,一切都是在修行,每个人都可以成佛。细微到吃饭、睡觉、购物,生活中的处处是在修行。原来以为信佛就是要严格遵守各项清规戒律,用各种条条框框限制自己,殊不知,最高的修行状态是一种活得明白、轻轻松松的形式。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家庭、放弃工作、放弃娱乐,到大山里去,远离亲人

  读到后面,越发地喜欢仁波切,活得非常透彻,非常明白。他有众人拥戴的光环,但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一些缺点。他谈到自己有女朋友,谈到佛法可以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谈到吃素时,谈到鱼虾也是热爱自己的生命的,心里为之非常震撼。还有他谈到如何去教育孩子,也给我们现代的教育提供了一些方向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忙忙碌碌,有些时候,真得需要停下来仔细想想,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这么拼命到底是在为了什么。

在前几章,作者用了不少的篇幅来举例当下物质主义给人类带来的迷惑。这种被物质奴役却深深窃喜的扭曲价值观,让人远离真理,远离内心诉求,却饮鸩止渴期望用物质填补人生的虚无。

  所有作为商品的物质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被制造出,而后被赋予各种标签,让人用以标榜自己的归属阶层。物质的存在广义上是绝好的,是推动人发展重要一环,迷失的是人心,对物质的趋之若鹜之势已大大盖过了对精神世界探索

  最后一章写得很棒,对于从未接触佛教的读者来说,是一种真诚引导。相对前面几章,关于死亡的问题答案都相对比完整

  不去正视或逃避死亡的人,都被永生的幻觉麻痹了。人类不休止的获取,想方设法的获取,就像自己会永生一样的活着。

  而没人会永生,五蕴皆空,肉身迟早被舍弃,而死亡,是众生都要郑重其事理解课题

  只有了解它,才能接受它。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世纪唐人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