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唐人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不如读书】第十八期丨周海霞-人生海海,世事无常,人心向善,其报也善

发布时间:2020-07-16 15:36

  人生海海,世事无常,

  人心向善,其报也善。

  ——推荐《人生海海》

周海霞



     

  书籍作者:麦家

           推荐理由:本周很忙,忙着顾问单位的一些法律事务,但一闲下来就想读书,从未如此饥渴。许是又长了一岁,许是对人生有了些许感悟,总之,在没有了应酬和因为疫情而被迫待在家的这段日子里,终于有了很多时间去看一些书,一些在平时可能想看都没有时间去看的书(画外音:当然还有部分原因我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的懒惰),《人生海海》就在这时闯入了我的视野。

  了解麦家这个作者的人都知道,作家麦家是通过几部改编成脍炙人口的电影《听风者》、《风声》那种需要抽丝剥茧才能寻找出真相的谍战片而一举成名的。《人生海海》这本书,虽然它没有我们所期待的如作者既往谍战片的悬疑、推理,但是却描绘出一位在乱世之中,苦苦挣扎的有着丰富情感的血肉之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不普通的一生。

  这本书通过一个农村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绰号叫“上校/太监”的男人在新中国解放前后具有传奇色彩的跌宕人生。自小聪明伶俐的他跟着师傅学木匠手艺,如果没有被抓壮丁,肯定是一把木匠好手,在生死有命的战场上,他也如鱼得水,很快官至营长,但是子弹不长眼,他丧失了作为男人最重要的东西-裤裆里的宝贝,从此“太监”这个名就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似乎上天也吝惜这个可怜的男人,让他从枪林弹雨中学得了一手外科手术的好手艺,本来他也可以凭着这门手艺吃饭,但是世事难料,乱世之下,哪里管你是可怜还是可悲之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个硬汉子都挺过来了,唯独栽在了文化大革命这个坎上,因为那个时候对“太监”这种称号的人的批斗、揭发、迫害,是直指人最脆弱的一面的,于是,故事的主人公由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被生生地变成了一个男孩——他疯了……小说中故事的层层发展让人始料未及,直到“太监”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一直悬在心中的谜底才终于被揭开……

  “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我觉得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还会在阴雨天隐隐疼。”这是书中的一段话,看了颇有感触,人生在世,谁还没有一些经历一些这样或那样不堪的往事,真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有些事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不消失,还会在某个时刻隐隐作痛。无论你怎样积德行善,该来的灾祸终归还是会到来,一个也不会少。即使这样,你就被生活所摧毁了吗?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样的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真相,什么是英雄主义,对爱不爱生活这个说法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的。要我说,生活像人,有时或有些是让人爱的,有时或有些又是不让人爱的,甚至让人恨。总之我对这话并不太认可,但我一直记着它。基本上,这就是作者打算通过作品对读者讲的话。更多的,我从小说里看到了人生充满了爱:爷爷对父亲和家族的爱;瞎佬对小瞎子的爱;前妻和现任妻子对“我”的爱;“我”对孩子的爱;活观音对上校的爱;林阿姨对上校的爱;上校对他人的爱。

  作者通过一路目睹主人公故事发展的小男孩(此时已是成年人)作了点题:“人生海海”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而且一个人最终的胜利,是“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自己”,让人深思……

  记得当年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部剧作时,就有人这样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你的心中也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海海》!

  总结:“人生海海”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而且一个人最终的胜利,是“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自己”,让人深思……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世纪唐人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